•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规划
  • 鹰潭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送审稿)6

    第 8 章 交通行业管理规划
    8.1 深化交通运输管理改革
    1、加快完善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对行政职权事项的重新清理和划分,进一步减
    少行政审批项目,缩短行政审批时限。坚持精减高效、重心下移、减少层次、能放则
    放的原则,对所有审批项目再次进行清理,该合并的合并,该取消的取消,以进一步
    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规范和引导运输市场发展。推进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进道路客运、出
    租汽车行业市场化改革,深化道路货运、汽车维修业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退出机
    制,加快建立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创新制度和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
    算等现代技术手段,重点解决部分行业领域监管乏力问题。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大交通”管理体制框架内,进一步促进市级层面
    公、铁、水、空、邮等工作机制方面的整合融合。建立与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
    保护、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关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协调机制,妥善解决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建设中的项目审批、土地利用等问题。推进城乡与区域交通一体化改革。
    2、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交通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着力解决交通投资领域的制度
    性、政策性、机制性瓶颈,着力扩大社会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重大交通基础设
    施、民生交通和运输业,发挥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和对经济转型的先导引
    导作用。
    明确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提高公共财政对交通运输发展中的公益性投入的保障
    能力。完善法规制度,确保各级交通运输事权的合理资金需求,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
    平。探索推进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执行合同化、市场化,健全完善交通运输公益性项
    目运营期间亏损补贴制度。
    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的公路投融
    资模式,建立水运发展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港口、内河航运设施等建设。
    8.2 重视养护管理建设
    1、公路养护
    提高养护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国道、省道和县道的路况检测,将公路技术状
    况检测评定数据与路面管理系统(PMS)和桥梁管理系统(BMS)综合集成,建立鹰潭市
    公路养护投资效益模型;建立并完善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决策体系,通过养护管理系
    统,辅助制定养护计划和养护方案;完善公路养护科学决策制度,研究建立以路况水
    平、服务水平、资金需求、投资效益评估结果等因素为依据的公路养护决策机制,并
    依据养护科学决策结果,合理安排大中修工程计划,逐步加大农村公路大中修比例。
    提高养护机械化作业水平。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加大机械化养护的资金投入,研
    究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定额,强化对机械化养护质量的要求,规范机械化作业行为;
    积极促进、合理引导,鼓励养护企业做强做精,加强养护生产资源整合;加强对招投
    标和养护合同的管理,强化对机械化养护的制度性约束;加大对养护基层人员的培
    训,提高养护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操作水平,加大机械化养护设备应用。
    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公路养护工作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提升公路养护作
    业效率,降低养护工程成本。“十三五”期,鹰潭市公路应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有
    序”的思路,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程,以保持行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事业发展
    为目的,稳步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公路养护生产组
    织模式。
    拓宽养护资金来源渠道系。公路养护工作的核心是资金保障问题,突出表现在养
    护资金缺口大。“十三五”期,鹰潭市公路需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构建稳定可靠的
    公路养护资金保障体系,积极拓宽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严格规范养护资金使用管理,
    建立养护资金历史债务偿还机制。
    加强路政治超管理。理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机构,明确经费渠
    道,实现乡道路政管理全覆盖,推进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依法治路水平。以超限治理试
    点项目为依托,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超限运输
    治理格局,研究制定违法超限运输非现场处罚机制,加强超限运输治理处理点建设,
    完善治超监管网络。
    2、航道养护
    建立航道养护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航道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市域干线航道
    努力提高或保持其技术尺度,确保通航保证率达到 98%以上,切实保障区域间的货物安
    全、畅通运输,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完善养护船艇、工作船码头、养护站场等设
    备设施,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运行安全、适应水运现代化要求
    的航道养护装备和设施。“十三五”末,实现鹰潭市航道通航状况、公共服务水平及
    航道养护技术水平较“十二五”有明显的进步。
    8.3 加强科技和信息化建设
    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整体规划和综合应用,优化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提升交
    通物流运转效率,强化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合作,确保信息化装备和管理技术在交通运
    输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有效运用,保障基础设施可靠畅通,促进运输组织人本便捷,辅
    助交通决策透明高效。
    1、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定位明确的创新主体。制定交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把握交通科技发
    展方向;完善交通政策和法规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组织重大科技活动,
    实现技术进步突破;加大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有效配置社会科技资源。引导企业按
    照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推动节能减排,参与交通科技创新活动。推动交
    通设计、施工等咨询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成为知识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
    完善协调合作的创新机制。完善交通创新合作机制与模式,强化各方面的创新能
    力和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水平。发挥市场在交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
    分调动政府与社会,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科研基础设
    施的投入,有效地整合交通科技基础资源,充分利用全社会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建
    立开放的交通试验共享平台和互联互通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形成各方互
    动、协调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创新机制。
    营造开放竞争的创新环境。完善推动交通科技进步的相关政策措施,制定“科技
    立项、合同管理、过程评价、质量监督、项目后评估”科技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完善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交通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价,建立交通科技信用管理制
    度,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向全社会公开招投标制,建立交通行业科技进步的统计和评价
    制度,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的发布和管理,加大对科研
    机构研发能力和诚信水平的考评,倡导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营造一个崇尚创新、严
    谨求实、百家争鸣和允许失败的科技创新宽松氛围,形成一个规范有序、开放竞争的
    科技创新环境。
    2、提高交通科技应用水平
    大力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开展工程现场管理信息化联网尝试;依托重点工
    程,组织鹰潭地区典型路面结构研究、长寿沥青路面和抗车辙能力研究、养护工程旧
    路面再生利用研究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继续尝试热再生、冷再生应用,积极开展温
    拌沥青、抗车辙材料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提高公众出行服务和货运物流服务的信息化应用程度。推广道路运输IC卡和ETC卡
    的融合应用。升级完善鹰潭市区公交运营智能调度系统、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加快
    建设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加快建成覆盖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监测网络,加快形
    成覆盖重点载运工具的监测体系和交通运行环境监测体系,升级完善以电子政务为主
    体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
    3、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行业管理数据、联网售票数据、稽查车与重点营
    运车辆 GPS 数据、重点站场监控视频等数据,推进市县两级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2016 年建成 12328 交通服务信息平台。完善驾培智能化管理系统,实行培训计时
    管理;开发运政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运输服务质量信息考核、行政许可和处罚等项
    目,实现管理业务网上办公和“一站式”便民服务;完成运输业户、营运车辆、营业性
    驾驶员和从业人员以及执法检查数据库标准规范和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整合交通信息采集、交通管理、交通运营、应急交通组织、
    交通信息发布等内容,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运行的交通信息平台,形成面向管理、协调、
    公众信息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建立以规划和交通信息为主的交通信息管理平台和跨部门
    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和发布标准与技术规范;注重公众参与,建立公共
    信息平台的公众参与系统,实现大众公共信息的发布、公众意见收集等。联合平台运营
    商,完善车辆数据上传内容,对平台车辆数据进行综合数据上传和比对,实现对营运车
    辆总里程、 燃油消耗、 运营收益等数据的相互关联比对和分析, 实现数据准确率达到 90%
    以上。
    8.4 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和保护环境为目标,以交通运输方式结构优化为
    重点,以运输装备升级和运输组织优化为主要抓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
    设,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和行业转型发展。
    促进结构性节能减排。 进一步加快综合运输网络的形成、 完善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
    大力发展水运、铁路等低能耗运输方式,提升水运、铁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比重。倡导低
    碳型的出行方式,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提升公共交通
    服务水平。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增强绿色出行吸引力。
    发展技术性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节能型设备、材料及施工工艺,开展绿色循环低碳
    铺路新技术以及改性沥青等绿色循环低碳新材料的应用,加快沥青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推进客货运车辆、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加速淘汰不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的老旧车辆和
    落后船型,鼓励发展环保型交通运输车辆,继续推进公交车、农班车和出租车向高效低
    耗、绿色环保车辆更新的力度,推广应用 LNG 船舶。
    加强管理性节能减排。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和退出管理,确保新增进
    入道路运输市场的车辆 100%达到燃油消耗限值标准。加快发展专业化运输和第三方物
    流,积极引导货物运输向网络化、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优化货运组织,提高
    货运实载率。推进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实现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8.5 健全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依照法律、法规规范性文
    件要求,修订完善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程序性规
    范和记录归档。建立和完善事故防控机制。着重建立预防在前、防范在先的安全预警机
    制;建立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 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 构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体系。
    完善安全评估制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检测、评估和监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
    指导,加强对重点运输车辆使用性质的核查,保持对道路危险品运输市场监督和管理。
    提高农村交通运输和普通货物运输市场主体的安全资质或标准,全面清理挂靠经营,把
    好市场准入关。
    强化建设市场监管。抓好工程设计、建设管理、监理、施工、试验检测等环节的监
    管。做好重点部位的监管,认真落实精细化施工要求,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水平。
    建立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程度高的质量安全检查体系。
    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继续加快公路、水上和客运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实现
    对区内重点路航、重点运输企业安全实时监控的全覆盖。完善涵盖公路、水路、城市客
    运、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预案体系,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系统的时
    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组建应急运输保障车队,推进救助基地和救助站
    点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实施交通设施安保工程。以控制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风险和公路管理养护责任风险
    为核心,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加大危桥改造力度,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交通工程技
    术手段处置,完善交通管理设施,打造“平安示范公路”。加强港口航道安全设施的维
    护和管理,加强堤岸保护措施。加强航运枢纽、过船建筑物等航道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
    改扩建,完善内河安全监管设施建设。
    8.6 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
    扎实做好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出租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正确处理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司机和乘客
    之间的关系,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租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按照“总
    量控制、有序发展、满足需求”的原则,根据出租车客流增长规律逐步扩大行业规
    模,使鹰潭市出租万人拥有率能够满足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求;加强对出租汽车企业的监管,规范企业行为,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要建
    立健全出租汽车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有关规定,建立良
    好的出租汽车运营市场秩序和环境。
    深化改革,切实加强经营权管理。 一是大力推行公司化经营。按照“产权明晰、
    权责对等、收费合理、风险共担”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推动企业向合格市场主体转轨;积极推行出租市场的经营体制改革,完善现有承包体
    制,合理协调企业和经营者在效益分配和风险承担中的关系;要稳步推行公司化经
    营。要彻底理顺产权关系,在改革中要兼顾现有出租汽车车主的经济利益和出租汽车
    公司的承受能力,本着“个人自愿、企业收购、行业监督”的原则,积极稳步实施;
    要依法建立规范的劳动用工关系,切实维护出租车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改革营运
    证投放制度。要逐步恰当推广实行经营权有效期制度,经营权证到期的由出租车管理
    部门收回;要实行“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新增运力采取服务质量招投标;要以企
    业能够提供服务的质量水平作为企业准入的审核条件,通过提高准入条件,督促出租
    企业提高经营服务质量引导行业规模化经营,从根本上约束和规范出租企业和经营业
    户的经营行为。在进行服务质量招投标中,可引入外地知名的、实力雄厚的出租汽车
    企业参与竞争,引进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强鹰潭市出租市场活力,提高行业竞
    争力,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要加强对经营权的动态监管,严厉打击擅自转让、倒卖出
    租汽车客运经营权行为。 三是全面实行经营权使用合同制度。要与出租汽车企业、个
    体出租汽车经营者签订经营权使用合同,推行使用统一示范合同文本,将企业主要的
    经营管理行为,如用工方式与驾驶员的收益分配关系纳入合同实施监管,并制定考核
    实施细则,加强对企业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进一步提高行业的监管力度。
    【专栏 国内出租汽车运营模式】
    1.北京模式——产权和经营权分离
    车辆产权、经营权均属出租车公司所有,或车辆产权属司机所有,但经营权
    仍属于出租车公司, 承租人通过承包租赁方式开展经营, 并向出租车公司上缴承
    包费、经营使用费等费用(即通常所的“车份钱” ) 。这一模式容易导致“出租车
    公司与政府部门联合垄断” 。
    2.温州模式——产权和经营权统一,即个体经营模式
    个体经营即车辆产权、 经营权均归车主个人持有, 车主以个体为单位开展运
    营, 并按规定缴纳各种规费。 其表现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在个体经营模式下,
    经营权、产权、运营权相对统一,与出租车交通的流动性和提供服务的独立性的
    特点相适应,坚持了让利于民的原则,保护了司机的合法权益,并为出租车行业
    带来了公平和效率。
    3.上海模式——产权和经营权统一并由公司规模经营,即公车公营模式
    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关系是劳动雇佣关系, 双方签订劳动用工合
    同, 驾驶员的收入按任务定额和服务质量等各项指标考核后确定, 驾驶员严格按
    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营运。
    积极发展出租车电召模式。引导经营企业推出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网络
    约车等多种电召服务方式。采用政府主导模式,进一步明确电召服务发展思路,加强政
    策法规研究,加强行业指导规范,加大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为电召服务创造良好的发
    展条件。引导出租汽车转变运营模式,减少车辆空驶率和道路占用率,降低营运成本,
    鹰潭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第8 章 交通行业管理规划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2
    缓解交通拥堵。 鼓励移动互联网与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创新, 建立和引进网络约租车平台。
    专栏:国内主要出租汽车电召发展模式
    1.上海——市场主导模式
    (1)上海有多家出租汽车公司各自开展电召的士业务;
    (2)每次电召的士时乘客需要支付的4元电调费作为奖励给司机,以此调动出租车司
    机应召的积极性。
    2.苏州——政府主导模式
    (1)电调专用出租车,通过电调平台统一下发指令调度车辆;
    (2)实行优质优价;
    (3)电调专用出租车试点企业;
    (4)制定了《苏州市区电调专用出租车行业服务规范》和《苏州市区电调中心服务规
    范》。
    3.南京——共同发展模式
    (1)南京建成出租车信息统一调度平台,近万辆出租车,叫车率不足1成;
    (2)电召费5-8元,被指价格太高;
    (3)南京市滴滴打车、快滴打车等软件已逐渐成为主流。
    提高行业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出租汽车行业信息化水平。在“互联网+”时代背
    景下,出租汽车行业作为传统的运输服务行业,需要向网络化发展,以进一步提高行
    业的科技含量。推进网络平台的建设,鼓励开发应用智能公共服务系统,以节约能源
    和提高运输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节能的运输方式,促进出租车行业服
    务升级;推进IC卡计分管理,量化企业和司机的诚信考核;推广电子监控等设施,加
    大打击非法营运的力度;推广电子营运证,提高监管能力。
    合理规划营运站点,规范车辆运行。要依据客流空间分布和乘客习惯在主要路段
    和重要场所增设停靠点,以缓解出租停靠点少、位置不合理这一突出矛盾。按照分级
    分类的思路配置停靠上下站点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以方便车辆停靠上下客和乘客候车
    上车。
    8.7 引导维修与驾培行业发展
    1、加强维修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期间,争取政府支持,有效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维修市场建设。积极引导维修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方向发展,树立企
    业品牌意识,开展连锁服务,拓展服务空间和范围,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完善优化维修网络。着力建设区域性的维修网络,维修技术人才网络、信息服务
    和应急救助网络,促进现有综合性能维修向专业化维修过渡,延伸汽车维修及相关服
    务功能,落实维修服务质量跟踪制度。
    2、加强维修市场的管理与监督
    加强维修市场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企
    业管理水平,实现行业监管进一步到位,企业行为进一步规范透明。
    建立行业综合考评体系。行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正确的引导。推
    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
    护,使违法者的利益得到限制。
    3、加大驾培投入,严格驾培监管
    加强现代机动车驾培体系建设。加快驾校发展,优化驾校结构和网络布局,促进
    驾校结构合理、网络完善、规模适度,科技含量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资源节约水平
    明显提高,节能环保型教练车逐年增加。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鹰潭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适应,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竞争有序、诚信经营的驾培体系,促进鹰潭市机动车
    驾驶培训行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管理。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驾培市场
    经营行为。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动车驾培市场“五个加强”(加强学员报名管理,加强培
    训收费管理,加强教练车管理,加强驾培行业自律管理和加强培训质量管理)管理工
    作。二是创新监管方式,推进驾培机构规范化建设。强化驾校基础工作管理,强化学
    员培训管理,推行教练员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鹰潭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第8 章 交通行业管理规划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4
    8.8 推进行业依法治理能力建设
    1、推进交通运输依法行政
    通过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完善依法行政各
    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交通运输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实现依法
    决策,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权力目录管理制度,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
    制度,建立重大政策与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保证政策的合理性、合法性
    与稳定性;实现依法管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深入推行行政执法
    责任制,做到权力依法取得,行政程序依法履行,行政行为依法做出,行政责任依法
    承担。创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加大执法热点难点问题
    研究力度,推行说理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新模式。推行行政规划、行政指导工作,全面
    开展规范执法、提升服务活动。
    2、强化法治交通支撑保障
    制订出台一批与上位法相配套,交通运输发展和管理亟需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
    文件。完善交通运输执法监督网络,形成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和评议
    考核,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绩效评价考核
    体系,完善相配套的奖惩制度。加强交通运输执法标准化建设,推进执法机构和队伍
    正规化建设,推广运用统一的执法标识、执法证件、执法服装、执法场所和执法交通
    工具外观。推进交通运输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和基层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建设规范化。
    为交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8.9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建设全方位合力发展人才机制
    构建面向全行业的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的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和开发体系,使干部人
    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大幅提升,使用效能更加明显,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坚持
    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明显的干部人才。推进交
    通干部人才横向、纵向交流,进行多岗位锻炼,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争取每年达到
    20%左右的交流面。加大交通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力度,确保相应的教育培训经费投入,
    争取五年内全系统干部人才轮训一遍。强化干部人才实践锻炼,通过上挂、下派等多
    种形式,对干部人才进行挂职实践锻炼,为干部成长成才营造环境、提供平台,争取
    选派10名左右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
    2、加快培养交通高层次人才队伍
    充分结合综合交通运输管理具备管理综合性、专业交叉性和技术集成性等特点,
    统筹抓好交通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人才引进和培
    养途径,提高人才引进档次和质量。
    在继续发展公路人才的基础上,优先培养水路、物流、铁路、城市客运、航空等
    专业人才;在继续发展专业人才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在
    继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